魔盒资讯>>历史

那青丝飘逸的釉彩,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永恒的魅力

2023年15月18日18:03 | 来源:魔盒资讯
小字号
成熟的青花瓷则是在唐代中期才慢慢出现,到明代时期青花已变成瓷器物品的主流品种。还创烧青花五彩、孔雀绿釉青花和豆青釉青花等各种各样的青花瓷品种。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~ 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盘 明 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盘 湖州博物馆藏 湖州市博物馆收藏一件“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盘”

原始的青花瓷在唐代已开始出现端倪,成熟的青花瓷则是在唐代中期才慢慢出现,到明代时期青花已变成瓷器物品的主流品种。在清朝康熙时期更是将青花瓷发展到顶峰。明清时期,还创烧青花五彩、孔雀绿釉青花和豆青釉青花等各种各样的青花瓷品种。

在湖州市博物馆也有着这样几件藏品,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~

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盘

明 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盘

湖州博物馆藏

湖州市博物馆收藏一件“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盘”,此盘菱口、折沿、弧壁、砂底。盘内饰青花缠枝花卉纹,盘外壁饰青花折枝花卉纹,折沿处饰海水纹。此器制作规整,纹饰雅致,砂底细腻,为宣德青花精品。

宣德青花瓷之所以被人们推崇,主要与它的青花用料有关。明万历十九年高濂的《遵生八笺》中记载“宣窑之青,乃苏勃泥青”。据学者考证,“苏麻离青”“苏勃泥青”“苏麻泥青”“苏泥渤青”等称谓当为同一进口青花钴料的不同译名而已,属于同一原料。因进口青花钴料含有高量铁元素,它一旦在高温还原的气氛中,就会显得有助熔的作用,同时料色注入胎骨,在青料凝聚处,往往呈现深浅、浓淡不一的蓝黑色,有凹凸不平之感。湖州市博物馆藏的这一件宣德青花盘青花发色浓重,聚釉处明显可见黑褐色结晶斑,这就是使用了进口钴料。

魁星点斗青花碗

明 魁星点斗青花碗

湖州博物馆藏

明魁星点斗青花碗,口径12厘米, 底径4.7厘米,高6厘米。口微侈,深腹,圈足。青花纹饰为魁星点斗及招财进宝。碗内壁口沿下及底部各饰有二环纹。青花色泽较浓重鲜艳,底釉脂润。底款为“富贵佳器”,外加双栏框,胎质细密,胎骨较薄,造型优美,制作精细,有较高的文物欣赏和研究价值。

本件作品中,魁星左手拿名册,右手执笔,似用笔点定考生姓名。魁星毛发高竖,身材魁梧,右脚在前,踏地,左脚在后,弯曲,似作踢斗状。人物形象丰满、生动、传神。魁星被人们视为大吉星,尤其被读书人视为守护神。明代科举制盛行,儒士学子视科举如生命,他们常借“魁星点斗”或“魁星踢斗”来祈愿文曲星高照,一举高中。因此不论官窑还是民窑,带有科举寓意纹饰的青花瓷也就很常见了。此青花碗作为日用品,反映了青花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高的流行程度。

青花婴戏纹瓷罐

清 青花婴戏纹瓷罐

湖州博物馆藏

馆藏清代青花婴戏纹瓷罐,口径4.5厘米、 底径7.5厘米、 高12.9厘米。青花纹饰为典型的婴戏图。图中所绘孩童,面目圆滑,表情生动丰富,嬉戏玩闹,姿态不一。形象地表现出儿童在嬉戏过程中生动活泼的姿态和稚拙可爱的模样。充满童真和童趣的画面,不仅让人心生怜爱,更能感受到童稚世界的无忧无虑。

返回顶部